生物质颗粒燃料实质是生物质能的直接燃烧,是对生物质的加工利用。其优点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减少CO2和SO2排放量,有利于环保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坏,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在寒冷的冬季,生物质颗粒燃料应该怎么保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生物质颗粒一般是由塑料袋、纸袋或是编织袋进行包装的,无法隔绝与空气的接触,空气中本身有含有水份,颗粒遇到一定的水份就会松散,生物质颗粒能放多长时间主要取决于存放环境的湿度。因此冬季良好的保存尤为重要。
生物质颗粒一般是由各种的木材加工而成,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许多工厂、企业、电厂开始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颗粒现在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但我们仍然需要仔细筛选。有些朋友会说便宜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没有问题,事实上,这些人只知道锅炉使用劣质生物质颗粒燃料会出现各种问题,延迟生产,甚至导致炉的维护。那么如何区分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质量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
生物质燃烧颗粒
锅炉燃烧劣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问题主要有五点:
1、燃烧不足,温度上不去;
2、烟气排放不达标;
3、炉排前部易堵塞:
4、炉膛前燃烧区易结焦;
5、烟管和尾部省煤器容易堵塞。
生物质颗粒燃料好坏五步帮你区分: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经过加工的固体燃料,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掺杂各种杂质。以下是鉴别生物质燃料质量的简单方法:
1、看,观察生物燃料颗粒的颜色、光泽、纯度和燃烧后的灰分。质量好的生物燃料颗粒状况好,燃烧后灰分少;颗粒颜色好看
2、气味,因为生物质燃料在加工过程中不能添加任何添加剂,所以。大多数类型的生物质燃料颗粒应保持其原始材料的芳香,不应有任何刺鼻的气味;例如:松树有松树的香味,杂木没有这种气味,相对平坦
3、询问,即仔细询问厂家使用的原材料;
4、触摸,用手触摸,感觉其表面是否光滑,无裂纹,无碎料,硬度高,这种生物质燃料颗粒质量好。
5、泡沫,抓一把颗粒,取适量开水泡,等所有颗粒分散后,用滤网将原料和杂质分开,可以清楚地看到原料和杂质。
环境污染一直都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那么如何让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好呢?生物质颗粒是一种环保材料,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物质颗粒燃料和块压燃料采壁炉代替煤炭,下面一起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它的优点。
1、环境保护
生物质颗粒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物质颗粒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与生物质燃料原料生长中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一样多。据分析,从排放的循环角度首先被吸收。能有效地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净排放为零,减少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生物质颗粒可以代替天然炭,代替木材烧炭,比天然有更多的优势。
生物质颗粒
2、节能
节能:目前市面上各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炉的设计都很先进,其热利用率在90%以上,比传统煤炭取暖炉的60%利用率高50%,因此,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量和煤炭相比,有时节约得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用木炭的量日益增加。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有明确规定,严禁砍伐森林和用木材烧炭。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引进缓解了木炭供应不足的情况,避免了使用新能源的广阔前景。
3、易用性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取暖炉取暖炉都具有自动控制供应、燃烧送风、可调功能。
4、干净卫生
生物质颗粒取暖炉的燃料都是使用过的包装袋,便于存放和处理,不会污染环境。
5、可靠
生物质颗粒采暖炉和传统燃煤锅炉进行比较,不会发生煤气中毒的事故。
以上就是关于生物质颗粒采暖炉优点的详细介绍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抗压强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但下降趋势不明显。当含水量在5.5% ~
10%范围内时。0%,抗碎性变化不大。当含水量大于10.0%时,抗碎性迅速下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雾霾问题是北方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大多数生物质燃料焚烧是会影响大气能见度,是北京雾霾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不是生物质燃料所导致的呢?下面一起跟小编来认识了解一下。
生物质颗粒燃料
研究结果发现,春季耕作(清明),小麦收成和红叶的回归坡度在两个地点之间是一致的,显示了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区域特征。随后得出的结论是,1998年秋季收获期间北京发生的重度污染事件以及该事件中次生有机碳的大量形成,生物质燃烧(即秸秆燃烧)是主要来源,生物质燃烧的排放是季节性的。它也是北京大气颗粒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它占可吸入颗粒物的30%至60%。
根据大多数研究,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大气颗粒的主要成分是碳质颗粒和水溶性钾。碳质颗粒的含量可高达73%,其中有机碳约占60%?90%。碳质颗粒约占总悬浮颗粒物(TSP)重量的10%至15%,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粉尘(PM10)占20%至30%,粒径小于10μm的细颗粒小于2.5μm的PM2.5)约占40%至60%。这些微小的颗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对能见度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
通过本文详细的介绍说明,生物质燃料排放的碳质颗粒能够有效的吸取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因此有助于减少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