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支付行业的下一个爆点是信用卡代还APP软件
江西专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9活动为感恩回馈新老客户,系统价格可享受价
2020年全新代还系统开发:
一卡多还、预留还款、空卡还款,中介还款,花呗还款,花呗
【多通道对接】通道正规稳定,自选地区落地商户带积分。
【专业团队】开发团队近200人,500套系统,运维人员24h在线维护
欢迎咨询V:490414428(扣扣同步)备注代还
2020年初,对于支付行业的事情可能就是“互联互通”了。这意味着二维码的“寡头割据时代”即将接近尾声,第三方支付以及所谓的“第四方支付”的聚合支付将不得不挖掘新的商业价值,信用咔代还将被业内予以更多的期待。
目前的情况是,疫情给信用咔代还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很多代理商年前囤积的刷脸终端设备基本都处于库存状态,部分代理商更是选择退出这一行业。
不过,从支付行业的迭代周期来看,疫情只会延后信用咔代还的普及时点,未来信用咔代还必将站上舞台中心。
大势所趋,二维码寡头割据时代已接近尾声,由于二维码支付的使用比以往其他支付来得更为普遍及广泛,早在2016年中国银联就有意推动二维码的互联互通,并且在当年推出了相关的技术标准。
而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则加速了这一联通进程。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和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先后公开表示,央行将“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就此,在2020年初,腾讯财付通已与银联就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达成合作,双方正共同研究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方案,率先建立互扫互认的条码支付服务网络。目前双方正在展开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合作试点,未来将在全国逐步推行转账、消费等所有场景的互扫互认。
实际上,目前银联云闪付APP与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等银行APP扫描微信“面对面二维码”的支付功能也将从试点地区陆续扩大到更多地区,终也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互扫互认。
此外,有消息透露,银联和支付宝的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也在加紧推进中,以央行推进“统一条码”的进程来看,2020年二维码支付行业将向着“大一统”的局面发展,银联将借机逐步实现二维码支付的渗透。
换言之,“支付双寡头”每年巨额的收单费用将被削减,而且也把自己手握的二维码B端商户和C端用户资源共享于整个行业,现有的移动支付商业价值将被打破。
“交棒”信用咔代还,重构支付领域商业价值,当然,除了微信和支付宝外,受影响更大的还有现在的“第四方支付”——聚合支付平台。
以往第三方支付行业各自为政,会给商户带来诸多合账、资金流通上的不便,这就催生出了服务于第三方支付的聚合支付平台。
但在条码互联互通的大趋势下,聚合支付码将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对现存的聚合支付平台会是个重大打击。
除此之外,聚合支付平台在经历了持续多年的爆发式增长后,移动支付已成为基础设施,而流量见顶、行业增速下滑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聚合支付商的产品同质化愈发严重,价格战也在侵蚀整个行业。
那么未来支付行业的商业价值重构点将在何处?
其实,目前业内仍然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大家对信用卡代还支付确实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
稍微宏观点来看,支付行为在经历了“现金支付—POS机支付—手机扫码支付”后,现在确实到了需演化“新物种”的阶段。
与此同时,2019年也被业界认为是信用咔代还的元年,支付宝和微信都推出了各自相应的刷脸设备“蜻蜓”和“青蛙”,并点燃了行业的热度。随后,银联也推出了信用咔代还产品“飞虎卡”,将这一领域的竞争推向新高潮。
而在艾媒咨询发布的信用咔代还行业报告中也有类似的观点,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信用咔代还用户将达到1.18亿人,到了2022年将突破7.6亿人,届时将取代扫码支付成为主要支付方式。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支付宝和微信为了应对条码互通给其带来的商业减值影响,必将另寻途径守住自己的B端商户资源,势必会大力推进信用咔代还,重构自身支付业务的商业价值。而银联在获得二维码福利之后,也将乘胜追击,努力在信用咔代还领域占据一席。
这其实又回到了之前二维码“各方割据”与聚合支付的关系中。支付宝、微信、银联三大巨头已经入局信用咔代还,未来银行和互联网强企也跃跃欲试。但是每家信用咔代还终端都不兼容其他的支付方式,这仍就会对商户造成多个清算体系的困扰。
具体而言,从事支付行业多年的景程认为,“现在的刷脸聚合支付还是在二维码聚合支付的基础上实现的,仍然是基于账基进行支付,只不过信用咔代还是在原来的账基上,衍生出一个账基而已。”
付款者在首次信用咔代还前,都要进行账户绑定操作。对于支付宝和微信而言,绑定的是他们提供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与之关联的就是零钱余额和银行卡。对于银联而言,绑定的则是银行发行的银行卡。
进一步而言,支付宝和微信推出的信用咔代还仍然是基于此前二维码聚合支付的基本逻辑,底层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